NEWS
|
“樹上完熟”無標準炒作成分大,水果不必糾結(jié)“樹上完熟”貼上一個“樹上完熟”標簽,身價立馬高了好幾佰。最近的水果圈子中,關(guān)于“樹上完熟”的吆喝不少。雖說有一定道理,但從營養(yǎng)和安全角度來說,這一概念的炒作成分更多。 為什么市面上的普通水果在五六成熟時被殘忍摘下?靠激素催熟與膨化劑二次加工的芒果、獼猴桃你真的敢吃嗎?”.....如果你有留意,最近水果商對于“樹上完熟”的宣傳越來越多,有些說法甚至讓人有點心慌。 前陣子,在市區(qū)迎風路一水果店,一個黃燦燦的哈密瓜被包裹在保鮮膜里,上面貼著“樹上完熟”、“純天然”等標簽。“‘樹上完熟’的哈密瓜更甜更香,不光營養(yǎng)價值更高,比起那些人工催熟的,也肯定更安全。”一銷售員介紹。 是這樣嗎,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市面上在賣的“樹上完熟”水果主要集中在芒果、木瓜、鳳梨、香蕉、榴蓮等熱帶水果上,也有一些獼猴桃也在打“樹上完熟”概念。 一旦標上“樹上完熟”,水果的身價就不一樣了。比如某商家在銷售的樹上完熟紅心獼猴桃,5個售價50元,而普通紅心獼猴桃四五元就能買一個。遠高于普通紅心獼猴桃價格!啊畼渖贤晔臁旧砥焚|(zhì)就比較好,而且因為比較熟了,水果完熟它的存放時間短了,運輸成本高了,必須走順豐,如果是進口,必須是空運,所以肯定貴一些。這樣的解釋,也是事實。 那水果樹上完熟,和水果熟8份就采摘,二者的營養(yǎng)價值到底誰高,或者是熟幾分采摘最好,水果保存的營養(yǎng)價值也最高呢。 “樹上完熟”沒統(tǒng)一標準,是有炒作成分的。 那么,“樹上完熟”到底是個什么概念?“樹上完熟”的水果是不是真如水果商所說的,更好吃更營養(yǎng)更安全呢? “水果追求樹上完熟確實有一定道理,畢竟自然成熟的水果在口感和風味上確實會好很多,所以水果行業(yè)內(nèi)也提倡晚熟采摘!笔∞r(nóng)科院專家認為,“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要從具體水果的品種性質(zhì)來看,而且從商業(yè)的角度來看,這不太現(xiàn)實,可能意味著虧本。” 專家認為,不同的水果都有自己的采摘標準,一般所說的“樹上完熟”是指九分熟,如果真正等到完全熟了再摘,除了果實容易掉,保存和運輸過程中損耗大,有些水果如香蕉、漿果類等的口感也會變差!耙话闱闆r下,考慮到保鮮和運輸,外地水果七八分熟的時候就采摘下來了,這個時候的水果已基本成熟,營養(yǎng)基本上已經(jīng)保存了,和九十分熟的是一樣的,只是外觀顏色還不太好看,水果的糖度和香味在貨架上,運輸中都是一個累積過程”就像麻陽的紅心獼猴桃,柑桔就這樣,采摘時八九分熟,在運輸中,貨架上,就是一個糖度和香味積累過程。所謂“樹上完熟”水果,大多是噱頭,并不靠譜。當然了,像紅心獼猴桃這樣的水果如果想早熟,馬上就吃,可以用一些輔助,與蘋果或者香蕉密封在朔料中,可以讓獼猴桃熟的更快,其他水果,如香蕉、梨、蔬菜、西紅柿等也可將獼猴桃催熟,但要記住放的時間不能太長。 專家表示,“樹上完熟”沒有一個統(tǒng)一標準,消費者也無法自己甄別。 現(xiàn)在商家對于“樹上完熟”概念的炒作成分居多,對于更多的“非樹上完熟”水果,一般都采用乙烯利催熟,這是植物激素,只對植物有效,對人和動物都不會發(fā)生作用,而且,水果自身也會釋放乙烯利,在被采摘下來后的運輸過程以及貨架期中自己慢慢成熟,“這就跟我們把生的獼猴桃和蘋果放在一起熟得會比較快是同一個道理,就是蘋果產(chǎn)生的乙烯利加速了獼猴桃的成熟! 如果水果后期催熟可能會在口感上有所欠缺,但從食用安全角度來說,‘樹上完熟’和后期催熟的水果并沒有明顯差別,在營養(yǎng)上的區(qū)別也不大,所以大家不必太過于糾結(jié)是否‘樹上完熟’!碑斎坏奈覀冞是愿意讓水果在運輸中和貨架上慢慢的成熟,保證了水果的口感,更顯得自然,天然,健康。 |
基地地址:湖南省懷化市麻陽縣金環(huán)水果市場
公司傳真:0745-2993428
投訴建議:158054010@qq.com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