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麻陽縣新增耕地耕種及后續(xù)培肥技術方案时间:2017-06-05 作者:縣農業(yè)局【原创】 為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和管理,確保占補平衡補充耕地數(shù)量相等、質量相當,促進新增耕地耕種落實和耕地質量有效提升,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1.新增耕地現(xiàn)狀 我縣新增耕地主要為黃紅土壤和紫色土兩大土壤類型,其中黃紅土壤主要分布在縣境西北部低山地區(qū),成土母質為板頁巖,紫色土主要分布在縣境中東部及南部丘陵地區(qū),成土母質為紫色砂頁巖。其耕層理化性狀為:土層淺薄,巖渣及侵入體大于20%以上,土壤酸性強,有機持缺乏,養(yǎng)分含量低,土壤蓄水能力低且易于旱,地力等級多為9等10等。 2.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湖南省耕地保養(yǎng)管理辦法》及湖南省地方標準《新開耕地質量要求》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程。切實加強補充耕地數(shù)量與質量的雙重保護和利用,通過對新增耕地落實耕種和培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地力和農業(yè)生產能力,確保農業(yè)生產、糧食生產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 3.土壤理化指標 通過三年耕種及培肥,需達到以下土壤理化指標: (1)、耕層厚度大于50cm。 (2)、土層厚度大于20cm。 (3)、30cm土層中巖渣及侵入體小于20% (4)、有機質含量大于10g/kg(重鉻酸鉀容法)。 (5)、全氮含量大于04g/kg(凱氏定氮法) (6)、全磷含量大于0.3g/kg(堿熔一鉬銻抗比色法)。 (7)、全鉀含量大于5g/kg(堿熔一火焰光度法)。 4.新增耕地耕種措施 (1)、切實落實好新開耕地耕種。改變新開耕地耕種不落實、品種不合理、管理不科學的狀況,鼓勵土地流轉經營和個人、合作社形式承包經營。通過增加投入,科學管理,合理種植,全面落實各項耕種措施,充分調動農民耕種積極性,確保新開耕地不拋荒,耕種全覆蓋。 (2)、合理選擇種植作物。農業(yè)部門根據(jù)當?shù)赝寥、氣候、水利、地形地貌耕作習慣和地力水平,推薦適宜的農作物品種進行耕種,原則上以一年生的農作物為主,如油菜、蘿卜、豆科類。要大力發(fā)展綠肥生產,改良土壤。不得重新將新增耕地變?yōu)榱值、果園地。 (3)、落實耕種補助資金。補充耕地項目要將落實新增耕地耕種保障措施體現(xiàn)在項目可研、規(guī)劃設計、立項審査和竣工驗收全過程中。國土部門會同農業(yè)部門進行項目驗收或新增耕地指標確認時,要把落實耕種情況作為驗收確認的重要內容。為落實耕種,有效調動農民耕種積極性,按新增耕地土地權屬,以實物或現(xiàn)金等形式給土地經營者進行補助。 5.新增耕地培肥改土措施 (1)、深耕改土。逐年加深耕層,可采用爆破工程、聚土改土、等高壟作、大窩耕作等方式,清除礫石,消除障礙因素,起到改土培肥、加深土層作用,使土體厚度達到50cm以上,耕層厚度大于20cm。 (2)、施用石灰。對于酸性土壤較強的新增耕地,施用石灰可以中和酸性降低鋁的毒害,還可以改良結構,供給鈣素,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增產作用顯著。石灰施用的數(shù)量,依土壤的酸度和質地而定,強酸性粘質黃紅壤旱土,一般每畝用量100-~200kg,隔年施用,逐年減量。 (3)、使土壤快速熟化劑。對于生土比例過大的耕地可以施用土壤快速熟化劑。土壤快速熟化劑對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酶活性有顯著作用,施用當年可使作物產量提高15%20%,土壤熟化時間由7-8年縮短到2-3年。 (4)、合理輪作耕種。新增耕地肥力低,要選擇耐瘠、耐旱、耐酸的先鋒作物,如紅薯、花生、綠豆、油菜、肥蘿卜、蕎麥、苕子等作物,通過搞好耕作管理,不僅可以增加產量,還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5)、增施有機肥。有機肥含有作物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各種元素,肥效長,可治理耕地基礎地力差、肥力水平低的問題,并且有利于改善土坑結構。要設法廣辟肥源,增施有機肥。最好能每畝施優(yōu)質有機肥2-3噸,連續(xù)三年,施用后深耕,將肥料翻入土中。在農家肥和畜禽糞不易運達的邊遠地塊,最好每畝增施200kg用烘干禽糞配合化學肥料制成的高效生物有機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活性。 (6)、種植綠肥。三年內,每年秋冬季種植一季滿園花、豌豆、苕子、蠶豆、紅花草子等綠肥,春夏季種植大豆、綠豆、花生等,種植時要酌施氮肥、增施磷肥,促進作物生長,實現(xiàn)以磷增氮。也可在秋季撒播肥田油菜,春季開花時翻壓還可將豆類作物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或輪作換茬,在養(yǎng)地同時努力增加收入。 (7)、測士配方施肥。種植前取樣測土分析,根據(jù)土壤供肥能力與作物生長需求確定需要施肥的種類、數(shù)量與施肥方法,按照配方科學施肥,不斷增進地力,提高作物產量。 (8)、秸杄還田。種植的農作物收獲后,秸桿不宜焚燒,應粉碎后結合深翻將其翻壓還田,同時適當增施氮肥。秸桿也可不粉碎,在下季作物種植時做地表覆蓋,待其腐爛后再翻壓還田,通過多年連續(xù)秸桿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6.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我縣于2016年已成立了新開耕地及培肥工作領導小組,農業(yè)、國土、財政等部門為成員,主要負責協(xié)調處理落實耕種及培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促進部門工作協(xié)調,加強資金監(jiān)管。 (2)、強化目標管理。主管部門及項目區(qū)涉及鄉(xiāng)(鎮(zhèn))、村應切實提高認識將新增耕地落實耕種和后續(xù)培肥作為占補平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將該項工作完成情況納入耕地保護目標管理內容進行考核。 (3)、加強部門協(xié)調。縣農業(yè)、國土、財政等相關部門應加強協(xié)調,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部門聯(lián)席工作會議制度,及時協(xié)調解決工作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糾紛矛盾,確保項目區(qū)群眾的利益不受損失。 (4)、保障資金投入。新開耕地采取資金補貼形式落實耕種和培肥,補貼期暫定三年,預算為每畝750元,主要用于綠肥種子采購、有機肥補助,資金列入土地開發(fā)項目預算,并制度具體實施細則進行管理。 (5)、加強技術指導。農業(yè)局已成產了耕種和培肥專家指導小組,根據(jù)當?shù)貧夂、水源、士質及種植習慣,加強對農作物栽培及施肥指導,著力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耕種效益,加強地力監(jiān)測、土樣檢測和地力評價,提高地力監(jiān)測和評價手段,進一步探索土壤熟化農業(yè)綜合技術措施。 (6)、開展定期監(jiān)査。應定期開展新增耕地落實耕種和培肥情況督查,對工作滯后的項目區(qū)要加強督促,發(fā)現(xiàn)工作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嚴肅處理。 上一篇如何選購正宗的麻陽冰糖橙下一篇柑橘類水果有哪些益處 |